6月17日,国元公司与浦发银行西宁分行联合举办套期保值专题培训,浦发总行金融市场部专家团队通过线上方式,与国元公司贸易业务骨干深度解析大宗商品风险管控策略,聚焦国资委"十不准"政策下的真实贸易转型需求。国元公司负责人周华、浦发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贵金属交易处副处长陈诚、浦发银行西宁分行金融市场部负责人严玉婷参加。
政策驱动转型
套保工具定位经验“稳定器”
在政策导向从走量贸易向真实贸易转型的背景下,浦发专家陈诚以有色金属行业为例指出专业网上配资,超80%企业已通过衍生工具应对价格波动,而贸易企业对套保的认知常停留在“投机层面”。“套保本质是企业的价格保险”,专家以农产品价格险类比,强调其核心功能是对冲极端行情风险,保障利润平稳而非追求超额收益。
贸易商全链条风控方案与场景化工具应用
针对国元作为贸易商的中间环节特性,浦发团队提出分层套保策略:
采购端:通过远期合约锁定原材料成本,规避涨价风险;
销售端:运用场外期权锁定售价,对冲市场下跌损失;
基差管理:针对铜、铝等波动大的品种,采用"期货+现货"组合套保。
针对"现货滞销"痛点,专家演示"银行代持+市场对冲"模式:企业可将标品现货转让给浦发银行,由银行通过期货市场或下游渠道消化,形成"销售变现+风险转移"的闭环操作。
风险案例警示与试点路径共识
会上以典型案例强化风控意识:某企业因纠结套保成本未及时锁价,在价格暴跌中损失惨重;某金属企业因交割能力不足暴露重大风险。据此形成"风险中性"原则:仅对冲实际业务中的价格敞口,不主动创造风险。
周华表示,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专业网上配资,进一步深入学习期货套保及相关金融衍生品知识,探索企业贸易业务转型的可能性。双方约定未来将深化"套保+供应链金融"合作,助力国元公司在大宗商品贸易中构建风险防控体系,实现向"风险管理者"的转型跨越。
慧智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